网站首页
关于时恒
公司新闻
产品中心
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TMT行业更新:上游电子元器件行业概览

发布时间:2015/10/8    访问人数:861次

  2015年并购交易急增。在2015年的首十个月中,集成电路(IC)行业经历了一轮并购浪潮。根据ICInsigts,在2015上半年已公布的半导体并购交易总额为726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至2014年间的年度平均值的6倍左右。现时不同市场的销售放缓、研发成本不断上升、更多的动机吸引投资者,以及物联网的商业潜力增加,都刺激了全球供货商通过外部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IC芯片消费者(其IC芯片设计行业的产值增长超过20%),中国的IC芯片自给供应仍然不足,国内晶圆代工的竞争力仍然较低,而无厂半导体公司在改善竞争力时遇到的瓶颈仍然存在。在这方面,中国正在通过持续的政策和为国内企业的海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并让该国成为了其中一个积极推进自给IC芯片的国家。在最近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列出国家的目标是2020年IC自给率提升到40%,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约70%。中国还在2014年发布了高级别的国家半导体框架,并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大量投资(2014年?2017年的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同时,省政府将与私募基金合作,投资6,000亿元人民币进行战略性海外并购。

  中国半导体厂商扩展海外业务的野心。2015年9月30日,在美国上市的硬盘驱动器制造商龙头WesternDigitalCorporation[WDC.US](WDC)和国有的紫光集团的IT服务上市附属紫光股份[000938.CH]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据此紫光股份将斥资38亿美元购入WDC的15%股权,收购价相当于每股92.50美元。若交易获中国及美国监管部门批准,紫光集团将在交易完成后成为WDC的第一大股东,并有权在交易完成后提名一名代表进入WDC的董事会。这标志着紫光集团现时扩展海外业务的决心,紫光集团是清华控股旗下的国内领先芯片厂商,其有意将自己打造成中国IC芯片产业的“旗舰企业”。紫光集团在过去所作的海外并购,包括在今年较早时候收购的全球第3和第4的手机IC芯片设计公司-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紫光集团旗下的非上市公司),以及惠普旗下H3C网络业务的51%股权(通过紫光股份持有),此外,其最近更试图收购美光[MU.US](若以2014年收入计,美光为全球第四大半导体公司)。有消息还指出,华亚科技[3474.TT](台湾大型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制造商)董事长兼南亚科技[2408.TT]总经理高启全,将获紫光集团聘请,负责集团于中国的国产DRAM业务发展。市场也在猜测,紫光集团将与美光在中国共同开发DRAM业务。为了强化海外业务,紫光集团还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协议,据此集团项目将在未来5年取得价值3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和投资额,集团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第一的手机芯片制造商和前三大半导体厂商。另外,于9月30日,主要针对家庭娱乐和云计算市场的仿真电路和混合信号半导体解决方案全球无晶圆供货商-澜起科技,提出以现金4.30亿美元收购百利通半导体公司[PSEM.US]100%股权,收购目标主要制造用于汽车、电信网络和其他设备的连接性、定时和电源管理芯片。澜起科技的主要股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澜起科技在去年年底收购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主要融资来源。

  对IC芯片的高端需求。美国计算器核心电源IC芯片厂商Intersil公司[ISIL.US]在9月宣布收购长城半导体,收购目标是高性能功率MOSFET技术的专家,该技术应用于云计算、空间和消费者应用程序。另外,英飞凌在去年斥资30亿美元收购InternationalRectifier,收购目标是宽禁带半导体行业的先锋,该收购进一步加强公司在IGBT芯片的专长地位。彭博社报导,截至2015年第二季,一般车辆平均装有价值369美元的半导体,其包括微控制器、存储器、光电、传感器、仿真电路、多媒体和通信芯片形式。汽车半导体市场的总值为260亿美元,其在过去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相关的安全要求和法规导致其利润率处于高水平。中国电动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市场对车联网的兴趣增加,均有望拉动对高端零部件的需求。

  主要的受益者:我们仍然认为,一些行业信息(如紫光收购西部数据15%股份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收购百利通)将吸引市场关注中国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相关公司。从长远来看,本土的IC代工厂如华虹[1347.HK]和中芯国际[981.HK]会从进口替代中受益,虽然在短期内,新增产能上升或会影响它们的营业利润率。中国电子[85.HK]正在转型至一家设计IC芯片的公司,其是政府扶持政策的受益者之一,而该公司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主要IC芯片平台,将主要集中在海外并购。上海复旦[1385.HK]是国内为金融和基础设施企业设计IC芯片的龙头公司。上游供应商如华虹和南车时代电气[3898.HK]有可能将受益于高端组件需求上升(这些组件包括IGBT和MOSFET)。中航国际控股[161.HK](天马、深南电路有限公司)亦值得关注,因为中国希望建立当地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而在市场对元器件供应商的投资情绪改善的情况下,其他电子组件供应商包括瑞声科技[2018.HK]、舜宇光学[2382.HK]和高伟电子[1415.HK]将有机会受益。